学术活动 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最温暖的终端是人心”——16编版&出版班的中国青年报社“取经”之旅

发布时间:2016-12-04 16:15:00
取经第一站是“早高峰的八通线”。来自各地的同学们大多并未见过“早八点的传媒大学站”。“挤到变形”的八通线让同学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纷纷表示被挤的要重新思考人生。
 
    《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至今已经有55年的历史啦。同学们首先参观的是中国青年报社的漫长迂回的报墙,满满的都是过去的岁月。

    通过报社办公室的徐辛酉老师的细致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很多报社发展历程中有不少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曾经相互“盗用”过报头。改革开放后,报社组织了大量读者活动,以解放青年人的思想,包括学跳交谊舞、普及美容知识、活跃青年穿衣风格等。为当时的青年人树立思想行为的风向标。长篇深度报道《马加爵其人》的刊登,也体现出中青报对于青年思想动态的关注。中青报漫长的55年历史,就像一段青年人的成长史,让我们深受感触。
 
    随后,我们参观了中国青年报经典的照片。中青报的摄影部还保留着洗新闻照片的暗房。随着使用频率的降低,暗房成为了报社发展的一种见证。开阔的编辑工作区,被分成一个一个的格子间,照片都挂在四周的墙上。无论是与众人息息相关的国家大事,还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细节,中青报都记录下了很多精彩的瞬间。而这些,都成为了一种影像的记忆。
 
    参观完报社史和摄影部后,同学们便被带往会议室进行最后的“重头戏”——中青报中青在线副总编辑、副总经理孙晔老师为我们讲述传统纸媒在新媒体冲击下的转型之路。
 
    孙老师便首先安排移动融合相关工作人员为我们展示其自主设计的H5产品案例,其中就包括为G20峰会预热,庆祝长征胜利60周年等主题而设计的H5系列产品,并以知识类答题、游戏闯关等丰富的形式增加了H5产品的趣味性与娱乐性,以吸引受众,扩大其参与度。有同学开始扫码尝试这些H5的产品,是对其吸引力的一种侧面证明。
 
    随后,讲座正式开始。孙老师告诉我们,中国青年报在2015年开始全媒体融合转型,并初步实现了“24小时中青报在线”的全媒体报道形式,是转型较为彻底的传统媒体。此外,中青报在转型过程中,注重追求报刊、PC端网站、H5以及视频节目的同步发展,并加强其移动化、交互化、思想化和交易化的探索。在移动化探索方面,优先发展移动端,并以微信公众号为主开拓传播渠道;并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注重线上线下的互动以实现交互化。此外,中青报在保持其以思想评论见长的既有优势的同时,注重内容创新,部门主导的三端融合概念;最后要发展具有中国青年报自己特色的全媒体转型。
 
    孙老师着重为我们讲述了全媒体转型中,中青报重点发展的H5、视频业务以及平台服务与优质内容建设。据孙老师讲述,中青报在今年年初正式成立H5项目小组,在其内容生产上,大致分为时政解读类、精品新闻类、学生兴趣类以及产品定制类。中青报工作的记者在正式工作前都要进行H5培训,以适应其网报融合的转型趋势。孙老师认为目前中青报的视频业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该业务下主要设有日常专题类节目和视频直播两个板块。日常专题类节目旨在报道“有温度的新闻”,更加贴近群众,主要播放渠道有“中青在线”以及其他爱奇艺优酷等主流视频网站。关于视频直播,目前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与北京新媒体集团合作的一个视频直播节目《北京时间》。此外,中青报还致力于新媒体时代的平台建设和优质内容的生产。
 
    讲座的最后,孙老师借用中青报在2015年的新年献词中的一句“无论是报纸端、PC端、移动终端,我们始终坚信:最温暖的终端是人心!”结束了整个讲座,并告诉我们,中青报将紧紧遵循“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的办报宗旨,发扬中青报优秀的文化与价值观,投身于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前行,继续发展。
 
    “取经”结束,一张合影。同学们的所见所闻还需慢慢消化。传统媒体一直在进行转型,一直在尝试新媒体的使用,尝试在互联网上的发展。传统报业如此,传统的出版社也是如此。赵丽华老师反复提及:“如何在大的冲击来临前做好准备,是出版人当下需要时刻考虑的问题”。取经之路漫漫,而逝者如斯。我们需要坚守本质,坚持温暖的人心。在此之外如何更好的契合时代、创造优势,是同学们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

上一篇:三问改革:教育模式被打破后学生该咋学
下一篇:专题讲座 | 出版融合发展:进程、规律与路径

《现代出版》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0703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邮政编码: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