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讲座回顾|立足知识变现,畅谈出版转型

发布时间:2017-04-25 16:25:00

时间:2017年4月11日上午9时
地点:编辑出版研究中心实验室
人物:萧三郎老师
事件:进行“新媒体热潮下出版业的变局与生机”主题讲座
资深媒体人,新京报书评周刊创刊主编,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联合创始人,新媒体讲师。在传统媒体转型期,他从纸媒投身新媒体,完成了身份的华丽转变。
\
萧三郎老师在讲座开始,便抛出问题:“知识如何变现?”随即指出互联网知识经济的三大剧变主体——“知识生产者”、“知识平台”、“知识消费者”,并点出两大关键词——“付费”与“融合”。自此,进入讲座的主体部分。
\
知识经济”为什么这么火?
“知识经济”是一个很热的名词。早期互联网上的门户网站和网络社区,充满免费信息和知识。随后产生了商品交易的平台和服务电商。而如今内容电商(用“内容”建立品牌,获得网络流量,销售商品,如一条、吴酒)和知识电商(把知识包装成产品与服务,售卖给个人消费者)开始成为热门。
 
一方面,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精神消费,互联网也促使文化消费升级;另一方面,交付方式与付费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这两方面,很好地解释了“知识经济”火热的现象。
 
萧三郎老师在这一部分分析了“得到”和“千聊”两个案例,指出“知识电商”的三个核心关键词:用户付费专栏sku(小编对sku的理解,是指具有独立属性的商品单元)。
 
互联网与图书相遇的无限良机
新媒体是底层工具,将媒体、教育、出版、电商等多个板块打通,把用户相对精准地筛选出来。在当下的网络中,广告获得升级,可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电商获得升级,从传统的pc端到各种移动端中。更重要的一点是内容付费的兴起,意味着互联网中内容的变现可以很好的实现。
 
萧三郎老师提出两点在传播上需要注意的点:1.社会化媒体天然有传播基因;2.内容从传播到关注必然衰减。那么出版要利用社会化媒体来积累消费者,一定要注意利用好社会化媒体的传播优势,并考虑到传播到关注的衰减,加大传播对象的积累。
\
出版业和出版人的新媒体转型
在第三板块开始前,萧三郎老师先分析了两种主流的互联网获得流量的方式。“BAT”的做法好比是建大坝,从而很有效地拦截流量;而另一种则是借助“BAT”等大型平台来获取流量。这对出版业是有借鉴意义的。随后一个知识点是内容创业的两种主要商业路径,一种是传统的广告路径,另一种是资本路径。具体路径模式看下图:
\
对于出版转型,首先要明确的是传统出版和新媒体导向的不同。传统出版是以内容为导向,而新媒体则以传播用户连接为导向。所以出版业和出版人需要先理解新媒体的特性,从而进行合理的转型。
 
萧三郎老师重点指出了传统出版业的劣势和出版人的优势。出版业目前在四个方面存在劣势:观念人才具体运营商业模式。这四个方面的劣势是立足于当下新媒体的环境来确定的。而出版人的固有优势是不变的,那就是:1.深谙传播之道;2.掌控特定资源;3.拥有链接优势。出版要紧紧把握优势,努力转变因新媒体而出现的产业劣势,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方面,力求借新媒体的特性,在互联网上得以突破,更好地完成知识产品向移动端商品的转化与知识变现的实现。

上一篇:《现代出版》是如何选稿的?
下一篇:出版生活史:出版史学研究新视阈

《现代出版》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0703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邮政编码:100024